水面上與水面下的書寫/旺報



2012-07-08 01:09 旺報 【文/肖璐然】

     5月在網路上第一次看到南鑼鼓巷戲劇節,張嘉容老師戲劇工作坊的招募宣傳,作為一個大陸學生對台灣的好奇,以及一個戲劇愛好者對台灣戲劇的好奇。我期待工作坊給我帶來對戲劇的新鮮認識,也期待認識不同的人,6月初在報名之後,收拾了輕便的行裝北上。

     6月底,在工作坊結束後的第3天,我又回到了天津的家過端午,開始回想工作坊帶給我的東西。水面上的,比如走進了一個蓋著灰塵的世界,打掃過後,是這麼多顆美麗的心;水面下的,難以形容,我摸到心裡有顆種子在發芽。


     6年前看了生命裡第一場話劇《德齡與慈禧》,我驚訝於舞台藝術的表現力,最簡單的抽象木條搭成的舞台,現場的燈光與音樂,演員震撼的演出,我聞得到他們的氣息,聽得到他們的脈搏。大概從那之後我就愛上了舞台劇,看戲的1個半到3個小時裡,我代入不同的角色,我嘗試不同的人生,我想要逃離現在的自己和生存環境。

     所以之前的6年,戲劇於我,無論是觀戲還是參與戲劇創作,都是對現實的逃離。6年裡見過表現肢體美麗的「PINA」,見過翻閱20世紀童話書般的1927劇團和「上街的動物和孩子」;見過極端先鋒的「BAAL」;見過史詩般經典的莎翁,我沉迷於一次一次的入世出世中。墨爾本周5的晚上,常見衣著講究的外國老奶奶們,她們妝容精緻,踩著高跟鞋,三三兩兩相約看劇,這是她們一周最期待的盛大日子。所以這種觀念也滲透到我心裡,戲劇為了給人們以極美的視覺享受和對現實的逃離。幹嘛要做很現實的戲劇,難道生活還不夠冰冷現實嗎?

     而遇見《水面上與水面下劇團》,卻是我對「戲劇能帶給人們什麼」認識的一次顛覆。奇怪,它不極端,它也不是誇張的先鋒藝術。相反,它如此不加修飾,真實卻平和地拿現實給我看。這幾天我也不停地在問自己,「我怎樣才能更愛你們?愛那些沒有被藝術修改的,真實的美。」

     張嘉容編導的多媒體紀實互動劇場《你可以愛我嗎?》裡,每個爸爸媽媽都是最好的演員,在舞台上他們演出自己。他們會輕微緊張,手偶然呈現不自然的姿態;燈光下,他們沒有畫精緻的舞臺妝。可正是這份真實,他們用真心講述每一天都在經歷的故事。臨時搭建的帳篷作為舞台,有一個瞬間我看到觀眾與演員,戲劇與現實的界限正在逐漸消失……。

     戲劇是湖水,我們往水下望,波光粼粼以為那是美妙的幻象,可那是我們的投影,是一起看戲者的投影,是整個社會的投影。在這次工作坊之前,對孤獨症(自閉症)孩子的接觸基本為零。但在工作坊5天裡,我見到了現實的最冷酷面,也見到了人與人之間的最溫情面。

     (作者畢業於澳洲墨爾本大學動畫系)

報導連結:http://news.chinatimes.com/mainland/11050504/1120120708002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