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表演藝術雜誌 : 戲曲是集體心靈療癒的媒介


戲曲不再是遠觀的表現客體,而是集體心靈療癒的媒介。(桃花與渡伯紀實互動劇場)
In this production, traditional drama is no longer a performing object that one observe from afar,
but a media of collective mind-healing therapy. 
( documentary interactive theatre)

導演是張嘉容,身心療癒是其長項,深究角色行為動機,妝點偶戲人物內在肌理。(哪吒小英雄)
The director is Chang Chia-Jung, who is known for her ability of mental/physical healing, 
by in-depth analysis on the inner motif of characters. 
She is the one that enriches the inner depth of puppet charters. ()








評論出處:文│劉美芳 (戲曲評論)
表演藝術雜誌  2013年表演藝術回顧 十大現象觀察  專題報導
Liu Mei Fan, PAR magazine, retrospect on performing art in 2013, 10 phenomena theatre critic









中國時報報導:戲劇創作與社會療癒的交相輝映

2014-02-04  中國時報 【專輯




戲劇創作與社會癒療的交相輝映:閃爍在水面上與水面下的溫柔光芒


療癒人心的劇場
張嘉容是劇場界優秀的舞台劇編導,20141月甫出刊的國內權威"表演藝術雜誌""2013年表演藝術十大現象觀察"中,她編導的兩齣作品被報導在內。張嘉容曾兩次參加法國亞維儂off藝術節,曾與法國Espace Louis Jouvet (Rathel)劇院共同製作編導作品,在巴黎天鵝之眼劇院、鳳凰書店發表演出,曾獲台新藝術獎提名、廣藝基金會委託創作獎。

張嘉容2011年成立水面上與水面下劇場,她的關懷主題為現代人的憂鬱焦慮處境,透過創作引領觀眾找到領悟和解答,作品被譽為有「癒療人心」的效果。評論家說,張的文字"充滿值得低吟複誦的譬喻與詩句""總有衝破紙面的能量。""她具有藐視一切成見的勇氣",但"對抗充滿隱喻之美與文學想像"。她的戲劇善於捕捉人性的美好光明,啟迪人心,台北藝術節總監耿一偉說,"很久沒有在劇場有這樣的體驗,那就是被啟蒙。"


衝破紙面的能量
劇場作為找到領悟和啟蒙的場域,用藝術啟迪人心,表現在張嘉容主持的水面劇場,除了他們倍受肯定的專業舞台劇創作之外,與其他劇團很不一樣的地方,就是該團還將戲劇應用在成人戲劇教育和潛能開發、應用在特殊族群的身心照護和癒療。

張嘉容自2008年開始開設戲劇工作坊,針對學生、一般大眾、上班族或政府、公私立企業做戲劇教育、員工訓練、身心開發等。2009年開始,她推動"天使宅急便"計畫,受到台北市文化局長期支持,持續跟社會弱勢或情緒/身心障礙族群工作,如外籍配偶、家暴婦女,憂鬱症族群、自閉症家屬及孩子、單爸單媽、外籍配偶、家暴婦女、安置少女,用戲劇開發他們的身心,訓練他們演戲。

五年來,張嘉容應邀到婦女、醫療、學校、各種長期照護族群單位開設戲劇工作坊,至今已與50多個社會福利團體合作,服務二千多個小時。參與學員除了一般大眾、演員、故事媽媽、各種弱勢族群之外,還包括專業助人工作者如心理師、治療師、社工等。

20112012年,張嘉容編導《你可以愛我嗎?》,由專業劇場演員與泛自閉症/亞斯柏格家屬、助人者共同演出,讓社會大眾透過戲劇觀賞,了解泛自閉症/特殊境遇家庭的處境,給予支持和理解,尊重個別差異、欣賞生命的多元美麗。2013年起針對早療孩童的家長/長照族群工作,並推動水母劇場療遇計畫,培養以戲劇助人的志工。


推動身心照護的道路
上過水面課程的學員,總是留下一句句充滿感謝的話語:「我覺得這是非常傑出,也真的有照顧到特教家庭母親們的團體」、「爸爸媽媽上課可以造福全家人」、「在水面上與水面下,透過身體的開發,啟蒙著一股新的人與人的關係」、「我提昇了自我覺察,也學到角色互換的同理心」「動作開發,讓我更懂得舒展自己、調整自己」「我的小孩經過幾次課程,在肢體放鬆和溝通上有顯著的進步」.......學員們帶著滿滿的收穫和領悟走出劇團,又引領更多願意面對自我的人們回來。這不僅是參與者的自我修復之路,也是張嘉容持續推動戲劇療癒工作坊的動力。



多汁報報導:「水面上與水面下」劇團 打破傳統

2014-02-15 多汁報 【周雅瑩】

挑戰戲劇和真實的分野
賦予傳統戲劇新生命
療癒、啟迪人心的劇場
水面上與水面下,用藝術劇場探索身心靈



打破傳統!〈水面上與水面下〉劇團融合社會參與及文創


    蘇格拉底:「先懂得自己的無知,就會是智慧的開始」。
    從希臘悲劇到莎士比亞再到中國的湯顯祖,對於人的關注是最重要的。戲劇,可以表達人與這個社會的關係,而透過戲劇的故事以及生活中的體會,就可以了解自己。這是現為〈水面上與水面下〉劇場的藝術總監兼編導的張嘉容導演對戲劇的闡述。

    張嘉容導演於2011年成立〈水面上與水面下〉劇場,劇團除了致力於藝術創作、成人教育、文化融合、兩性議題和弱勢參與,還是兼具人文與科技的雙跨界劇團。張嘉容導演表示,在不同領域裡的人對於看待事物的角度都有所不同,就像劇取名為「水面上與水面下」,希望能在不同的領域之中來回穿梭、互相對望尋找出溝通與連結,以謀求行動與超越之道,並且不被外界定義為某種特定形式的劇場。


挑戰戲劇和真實的分野
  由張嘉容導演主持的〈水面上與水面下〉劇團除了在專業舞太劇創作備受肯定外,他們與其他劇場最大的不同就是擅長「多媒體紀實互動劇場」。以2012年的《你可以愛我嗎?》就是一齣邀請自閉症以及亞斯伯格症的家屬做為這齣戲的觀眾兼演員,以互動式的方式即興創作一齣戲劇。而2013年的《桃花與渡伯》,就藉「送信給一官」的劇情,讓觀眾們在戲劇的最後各自寫下一封信給自己最想要給的人,並且上台分享信裡的內容。張嘉容導演說:「劇場可以是傳統演員表現自己和呈現編導故事的地方,但它也可以是跳脫傳統定義,讓人與人之間真實交流的空間」。台新藝術獎觀察委員蔣家驊先生也說:「素人演員的參與讓整個演出充斥了幾分真實性,雖然因為表演形式極具實驗性質而導致整場演出不夠飽滿,而不像是一齣『戲』,卻也藉此嘗試並挑戰了戲劇與真實的分野」。
 

賦予傳統戲劇新生命
    〈水面上與水面下〉劇團除了有打破傳統劇場的互動劇場外,也不停地嘗試把現代舞台劇與台灣傳統戲劇作結合。以2013年劇團與台北木偶劇團合作《哪吒小英雄》為例,就是一部以傳統布袋戲遇見現代劇的方式,透過「人偶同演」,除了激發出令人驚艷的視覺饗宴之外,也在創新的表演方式中,更深刻地傳達出隋朝末年的兵荒馬亂。
  而此次的演出還將哪吒鬧東海的故事裡融合家庭劇與神怪題材,以”天賦異稟少年的生命危機、父子衝突”視角切入,講述在既存社會價值觀的衝突中,父子兩人如何共同經歷生命危機和救贖,使得整部戲劇故事再生並且找到新的使命。張嘉容導演表示:「把祖先留下來的傳統文化現代化,就等於把台灣固有的美好事物變得更好。然而,把傳統文化融合在現代的生活中,就等於重新賦予了傳統文化不一樣的生命」。


療癒、啟迪人心的劇場
  〈水面上與水面下〉劇團針對特殊族群開發出具有「療癒性質」的工作坊。據張嘉容導演描述,因現今較少劇團與弱勢族群合作,所以有許多關於弱勢族群的基金會就會給予〈水面上與水面下〉劇團支持。以《亞斯伯格症》家屬工作坊為例,藉由林芳瑾基金會「亞斯伯格症」計畫與〈水面上與水面下〉劇團的合作,讓許多家裡有自閉症兒童的家長至劇場來說自己的故事,並且演出自己的生命經驗以及心路歷程,透過戲劇表演的形式相互支持取暖也對外發聲。而2012年由張嘉容導演編導的《你可以愛我嗎?》,更是透過專業劇場演員與泛自閉症/亞伯斯格症的家屬共同演出,讓社會大眾透過戲劇的觀賞,更了解泛自閉症/亞伯斯格症這特殊境遇家庭的處境,並且期許大眾能夠給予支持和理解。

  對於為甚麼是癒療家中有自閉症、亞斯伯格症親人的家長,張嘉容導演表示,現今有許多單位都致力於關懷生病的兒童,但卻很少有機構去關懷這些孩童的家長。在面對有社交困難的親人,這些家屬們往往得站在第一線向大眾解釋,這些壓力導致有些家屬們會變得很焦慮不安,所以張嘉容導演覺得照顧者其實很需要有個可以得到支持,並且紓解壓力的地方,所以才會有關懷照顧者的課程以及戲劇。

    然而,對於一直嘗試多重突破的〈水面上與水面下〉劇團,張嘉容導演說:「先懂得自己的無知,就會是智慧的開始。而懂得傾聽故事、充實自己,就會得到更多創作上的靈感」。〈水面上與水面下〉劇團,未來除了會繼續與弱勢團體合作,還會繼續嘗試不同表達戲劇的方式。張嘉容導演表示,不求現代戲劇成為台灣的代表性表演,只求能夠把台灣固有美的傳統再創新、在發揚。

看見你看見我 - 影像互動劇場 〈Seeing each other〉

《看見你看見我》〈Seeing each other〉影像互動劇場 


水面上與水面下劇場X中間劇場

編導|張嘉容

《看見你看見我》紀實影像互動劇場」是一場專門關注兩岸自閉症兒童及其家庭生活處境、社會環境的公益劇場,也是一次跨界的戲劇實驗。
本計畫編導/策展人張嘉容,用她特有的紀實互動劇場(    )創作形式,來呈現兩岸自閉症家庭的處境,並結合專業影像藝術家,創作一系列的影像劇場(media theatre)。

大陸家屬和參與者/專業演員,讀劇、演出台灣《你可以愛我嗎?》的劇本;將工作過程中田野採集到的故事讓家屬現身說法演出,並由專業演員揣摩後演出;編導/教師用各種方法帶領大家探索,包括肢體開發、身心覺察、創造性舞蹈、劇場遊戲、即興表演、說演故事等。


演出時間|2013/09/20-09/22
演出地點|北京市中間劇場

水面上與水面下劇場L'Eau dessus-dessous Theatre
新北市新店區自立街35號2樓 |(02) 2218-6831
劇團E-MAIL|labelledormeuse@gmail.com   
劇團臉書粉絲頁|www.facebook.com/LEDDTheatre 

我的天使朋友〈 My Angle Friends〉


《我的天使朋友》〈 My Angle Friends〉第七幕 什麼都不要 


「我的天使朋友」是張嘉容2007年台北國際藝術村的駐村劇本寫作計畫,於2008年5月份舉辦讀劇發表會,並2008第四屆女節搬上舞台演出,張嘉容自任導演。

本劇企圖捕捉當代台北的精神狀態,描繪憂鬱焦慮的都會風貌。
個人的憂鬱也許緣起於基因、宿命和成長背景,可能靠著藥物或心理諮商改善,當前大環境的憂鬱卻使人欲振乏力、雪上加霜,應該如何在這種個體與集體的憂鬱中自處呢?
這部作品企圖從女性小我的個體與情感經驗開始描述,進而擴及對現代人生存之道的碰觸。

劇中出現的角色,都是主角自囚於憂鬱狀態中,幻想、創造或回憶出來的人物,
如走馬燈幻現一幕幕憂鬱風景,人物或焦慮於功利社會價值觀的催逼、或受困於性別壓抑的控制而枯萎、或者在權力的尊卑秩序中自我戕害,或者逃遁進幻想中自我麻痺。

女主角在生與死的欲望間掙扎,在有形與無形的力量左右中徘徊,天平逐漸改變傾斜的方向,透過各式憂鬱風景的幻現,最終女主角幸運的得到了領悟,開啟了自我救贖的可能。



《我的天使朋友》〈 My Angle Friends〉完整版精華 


In year 2007 Chia-jung CHANG was elected to be the in-house artist of Taipei Artist VillageDocument4Document4Document4 and finished her original script My Angel Friends. The original ideas of her play are derived from urban singles' feeling of loneliness, the lack of relationships and overwhelming depression. Contemporary society we are put up with is a place full of confusion, frustration, anxiety, and no hope. Seeking to detach from the unbearable reality, some people turn to religions, others to pseudo faith like New Age, for inner consolation. It seems that human mind can be settled down only in a transcendental world created by our imagination.

Personal melancholy may probably result from genetics, family background or heartbreaking experiences, and as we know can be cured by medicine or consultation treatment. Our society's huge melancholy, however, is of no cure and no exit for individuals. How can one survive under such melancholic circumstance of both inner and outside world? It is the blueness that Chia-jungwould strive to explore and develop into her work.

On observing the approach of theatre scripts, Chia-jung is interested in the surrealistic effects when on stage words and physicality integrate into one. The combination of realistic and fictional, being a de-construction (movement) of meaning (words), creates an abstract space open up for multiple layers of interpretation. While trying to make the scene fragmented, illusive and dream-like, the plots and characters maintain their coherence and clarity. In My Angle Friends, time and space leaps, re-organizes and flows the way as human psyche functions. Different genres, such as narrative, dialogue, monologue, poem and prose, are deployed and at the same time set free in this play, for it is an adventure for the audience through reality and illusion, and in between.


This play was presented in a recital presentation in May, 2008, and was invited to be performed at the 2008 Taiwan Women Theater Festival, where Chia-jung directed the play herself. Chia-jung got her great reputation by both the audience and scholars in the theatre field, who later released their criticisms and comments in the media.

演出時間|2008/05/29-06/01
演出地點台北市|牯嶺街小劇場 Guling St.Avant-garde Theatre


動見体劇團 M.O.V.E. Theatre Group 

編劇|張嘉容
導演|張嘉容、梁菲倚
肢體指導|王維銘
音樂設計|王榆鈞
平面設計|高名辰
演員|梁菲倚、黃采儀、黃武山、施名帥

水面上與水面下劇場L'Eau dessus-dessous Theatre
新北市新店區自立街35號2樓 |(02) 2218-6831
劇團E-MAIL|labelledormeuse@gmail.com   
劇團臉書粉絲頁|www.facebook.com/LEDDTheatre 


下一站,出發〈The next stop〉-紀實互動劇場 影像精選


《下一站,出發》〈The next stop〉1分30秒精華版 

《下一站,出發》是一齣結合傳統戲曲與現代劇場,運用魔幻寫實的古今交錯情節,表現台灣當代生活的創新戲劇。戲劇運用了傳統梨園戲、布袋戲、現代戲劇、觀眾互動等形式。

編導張嘉容大膽翻轉經典,將桃花與渡伯從素不相識的路人,變成一對分離多年的父女。
把桃花原本要替小姐送出的情書,變成替自己和母親送給父親的情書。

桃花特意前來搭船認父,在旅程當中,眾船客輪流訴說自己的家庭故事,桃花和渡伯也開始訴說彼此的故事,一個個有關離家和回家的故事,使彼此逐漸了解對方,最終將這趟旅程,變成認親和回家的旅程,一起往人生的下一站出發。



《下一站,出發》〈The next stop〉完整版精選 

〈Next stop: Departure〉 is a play that presents Taiwanese contemporary life, combining traditional drama and modern theatre, while arranging the plot mixing past with present from a magical realistic approach.
It successfully combines Peking opera, puppetry, modern theatre, and interaction with audience.

Boldly rejuvenating this all-time classic, Chang converts the two leading roles, from strangers into father and daughter separated for years. The love message from the young mistress is also altered as the love letter from her mother to her long-missing father. Intentionally boarding this boat, Peach-Blossom tries to find her father.

During the trip, each passenger takes turn to tell the story of his or her family, the father and the daughter realizes the identity of each other by joining the story-telling.
These stories, one after another, about leaving home and coming back, makes this trip a process of assuring family bound, and going home, taking them to the next stop of their life.


水面上與水面下劇場X差事劇團

編導│張嘉容
舞台設計│房國彥
服裝設計│賴宣吾
燈光設計│王天宏
音樂設計│陳世興
舞台監督│張剛華
演員│魏美慧、施芸仙、江國生、王貴平、黃僑偉、楊靜芳、張擇祥、江美荷、楊秋玲

演出時間|2013/09/20-09/22
演出地點|北投文物館

水面上與水面下劇場L'Eau dessus-dessous Theatre
新北市新店區自立街35號2樓 |(02) 2218-6831
劇團E-MAIL|labelledormeuse@gmail.com 
劇團臉書粉絲頁|www.facebook.com/LEDDTheatre
工作坊臉書社團|www.facebook.com/groups/223120607763401

下一站,出發〈The next stop〉-紀實互動劇場 為關係而作的犧牲 v.s 人生缺一角的拼圖



《下一站,出發》精選片段 第八幕 為關係而作的犧牲


《下一站,出發》是一齣結合傳統戲曲與現代劇場,運用魔幻寫實的古今交錯情節,表現台灣當代生活的創新戲劇。戲劇運用了傳統梨園戲、布袋戲、現代戲劇、觀眾互動等形式。

編導張嘉容大膽翻轉經典,將桃花與渡伯從素不相識的路人,變成一對分離多年的父女。
把桃花原本要替小姐送出的情書,變成替自己和母親送給父親的情書。

桃花特意前來搭船認父,在旅程當中,眾船客輪流訴說自己的家庭故事,桃花和渡伯也開始訴說彼此的故事,一個個有關離家和回家的故事,使彼此逐漸了解對方,最終將這趟旅程,變成認親和回家的旅程,一起往人生的下一站出發。



《下一站,出發》〈The next stop〉精選片段 人生缺一角的拼圖 


〈Next stop: Departure〉 is a play that presents Taiwanese contemporary life, combining traditional drama and modern theatre, while arranging the plot mixing past with present from a magical realistic approach.
It successfully combines Peking opera, puppetry, modern theatre, and interaction with audience.


Boldly rejuvenating this all-time classic, Chang converts the two leading roles, from strangers into father and daughter separated for years. The love message from the young mistress is also altered as the love letter from her mother to her long-missing father. Intentionally boarding this boat, Peach-Blossom tries to find her father.

During the trip, each passenger takes turn to tell the story of his or her family, the father and the daughter realizes the identity of each other by joining the story-telling.
These stories, one after another, about leaving home and coming back, makes this trip a process of assuring family bound, and going home, taking them to the next stop of their life.


水面上與水面下劇場X差事劇團

編導│張嘉容
舞台設計│房國彥
服裝設計│賴宣吾
燈光設計│王天宏
音樂設計│陳世興
舞台監督│張剛華
演員│魏美慧、施芸仙、江國生、王貴平、黃僑偉、楊靜芳、張擇祥、江美荷、楊秋玲

演出時間|2013/09/20-09/22
演出地點|北投文物館

水面上與水面下劇場L'Eau dessus-dessous Theatre
新北市新店區自立街35號2樓 |(02) 2218-6831
劇團E-MAIL|labelledormeuse@gmail.com
劇團臉書粉絲頁|www.facebook.com/LEDDTheatre
工作坊臉書社團|www.facebook.com/groups/223120607763401

桃花與渡伯〈Tao Hwa and Du Bo〉-紀實互動劇場 影像精選



《桃花與渡伯》〈Tao Hwa and Du Bo 〉1分30秒精華版 

現代劇場編導張嘉容改編《桃花搭渡》,保留原有的故事樣貌,延伸虛構了船上的對話內容、行經的碼頭與渡口場景。
透過渡伯和桃花的引領,觀眾聽見、看見十個碼頭所發生的十段故事,故事飽含百樣世情,有失親的遺憾、陌生人適時的支援溫暖、情感的糾結執著等。

演出中設計了許多與觀眾互動的橋段,一入場觀眾就被要求脫去鞋襪,化身為船客,一同搭上主角桃花與渡伯的小舟,共同參與這場擺渡經歷。
除了「船客」身份的扮演,在搭船擺渡過程中,船公司(導演飾演)也會邀請大家一同唱和、聊天,最後請大家提筆寫信給最想說話、最親愛或最感謝的人,讓看戲除了像遊戲,更像一場集體的儀式和癒療。

從傳統戲曲《桃花搭渡》裏走出來的角色桃花與渡伯,帶著十位演奏南管的船夫以及前來搭船的觀眾,在河邊往登船的碼頭移動搭上小船,開展送信的旅程。
一路上,渡伯邀請船夫們說些故事,排遣旅途無聊。
這些故事飽含百樣世情,有失親的遺憾、人生轉捩點的時刻、陌生人適時的支援溫暖、受挫但不放棄的旅行、情感的糾結執著等等。

這趟旅程始於桃花要替小姐送信給小姐的情人,而船夫在旅途中說的故事,也像一封封船夫對生命中重要他人送出的信。
故事與故事之間穿插著不同的歌曲,船夫們邊搖船邊唱歌,偶而還帶領船客(觀眾)一起學樂器、學唱歌。
這些故事都揭示了生命有限,世事無常的道理。

這趟旅程,原來是要教大家藉著送信,學習面對無常,渡過遺憾之河。
抵達目的地之後,船客們上岸,在船公司、渡伯和船伕的引導下,一起進行了一場寫信和送信的儀式,清理過去的傷痛,歡慶自己在當下感受到的生命的和諧,然後帶著收到和送出的信,繼續踏上各自未完的旅程。



《桃花與渡伯》〈Tao Hwa and Du Bo〉完整版精華 



編導|張嘉容

製作人|周逸昌

舞台設計|房國彥

服裝設計|賴宣吾

燈光設計|王天宏
音樂設計|陳世興
舞台監督|張剛華
演員 樂師|陳逸駿、莊凱婷、徐智城、陳怡璉、陳芷芸、賴虹綾、陳家琦、賴宛頤、
                          賴文琦、李傑毅、魏美慧、施芸仙、葉冠廷、葉依婷、董旭芳


水面上與水面下劇場-聯絡方式: